上市公司ESG实践为何困难重重?

财云财经 阅读:1967 2024-09-12 20:37:00 评论:0
摘要: ESG报告强制披露时代将至,上市公司ESG实践问题频现。其原因是什么?又有怎样的解决办法?

ESG信息收集的难题

ESG信息披露工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正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首先便是信息收集的困难。由于ESG工作与主营业务关联不紧密,且未与部门及员工个人的KPI挂钩,导致各部门在信息收集时积极性匮乏,互相推诿的情况屡见不鲜。这让负责信息披露的工作人员陷入困境,苦不堪言。

目前,ESG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主要依赖人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集到的信息的安全性和留存保管也存在隐患。大型上市公司往往会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组成庞大的项目组,逐个部门调研收集,虽然能保证质量,但成本高昂,耗时费力。而中小型上市公司则对成本极为敏感,他们渴望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披露工作。

信息化手段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已有企业将收集表单和问卷制成小程序,实现线上填报和传递。对于大型公司来说,将ESG信息化系统融入企业原有的信息化架构中,是实现长远稳定的有效途径。而中小型公司则可借助模块化的ESG信息化工具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上市公司ESG实践为何困难重重?

ESG信息披露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前,ESG信息披露已接近强制要求,这却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许多上市公司将其视为负担,只求应付,不求质量。甚至有公司认为,做得好不如编得好,通过美化数据来交差,因为目前披露内容的真实性缺乏机构验证。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导致真正愿意投入资源做好ESG的企业积极性受挫。

虽然现阶段ESG报告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验证并非强制要求,但事物发展总有阶段性。ESG报告的强制披露已解决了有无问题,未来必然会聚焦于质量,包括内容的真实性。相信不久后,相关规定将会出台,规范整个ESG行业。

ESG评级方式的公平性争议

ESG评级方式的公平性也备受质疑,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家企业的评级结果差异较大。公司体量和所属行业的不同,使得ESG工作的难度各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范围广,出现问题的概率大,而不同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相差悬殊。

目前的评级机构虽考虑了行业差异,但力度不足,且对公司体量差异关注不够。随着ESG行业的发展,更具公平性和科学性、符合中国特色且考虑多维度因素的评级方式必将应运而生,更好地引导企业提升ESG水平。在此阶段,行业领军的上市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行业ESG评价标准的制定。

ESG披露报告和评级结果的价值困境

ESG披露报告虽被誉为企业的“第二张财报”,但实际价值有限,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上市公司反映,ESG报告披露后无人问津,甚至沦为宣传材料。ESG评级结果在我国A股市场影响力甚微,导致企业缺乏做好ESG工作的动力。

要提升ESG披露报告的影响力,企业自身需努力,充分利用其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主动进行诠释。而扩大ESG评级结果的应用范围,则需要相关部门的推动,如出台区域性的激励政策。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评估工作拟引入上市公司ESG工作进展指标,这将激励企业提升ESG工作质量。

上市公司在ESG报告披露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必然能推动ESG发展进入新阶段。

上市公司ESG实践为何困难重重?

ESG信息收集怎样才能更高效?

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将收集用的表单、问卷等做成小程序进行线上填报与传递。大型公司可将ESG信息化系统纳入原有信息化建设,中小型公司可使用模块化ESG信息化工具。

ESG信息披露为何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因为目前接近强制披露,部分上市公司视为负担不求质量,靠虚假美化数据应付,而真实性缺乏验证。

如何解决ESG评级方式的公平性问题?

未来会出现更公平科学、符合中国特色且考虑多维度的评级方式,上市公司应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ESG披露报告和评级结果为何价值有限?

在我国未受足够重视,披露后无人问津,评级结果在A股市场影响力小,缺乏激励企业的动力。

怎样提升ESG披露报告的影响力?

企业自身要利用好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主动诠释,相关部门也要出台激励政策。

上市公司如何推动ESG发展?

从降本增效的信息化工具、自身努力、政策法规完善等多方面入手,认真解决问题。

声明

转载声明: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本文网址:https://www.caiair.cn/post/shangshigongsi-esg-shijian-8442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搜索